中醫方劑:大防風湯第 4 頁
《重訂通俗傷寒論》:大防風湯
【處方】 防風2錢,當歸3錢,熟地3錢,生黃耆3錢,川杜仲3錢,黨參錢半,白術錢半,羌活錢半,川芎錢半,淮牛膝1錢,生赤芍1錢,淡附片5分,官桂5分,清炙草5分。
【功能主治】肢脫,有脫一足者,有脫二足者,有僅脫足趾者,由秋夏露臥,為寒所襲,焮熱內作,博于肢節,痛徹于骨,遇寒尤甚,以熱熨之稍減者。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大防風湯
【處方】熟地黃2兩,防風2兩,白術2兩,當歸2兩,杜仲(制)2兩,黃耆(炙)2兩,白芍藥2兩,羌活1兩,牛膝(制)1兩,人參1兩,甘草1兩。
【功能主治】諸虛損風冷,腰膝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加生姜7片,大棗1枚,水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
《千金》卷八:大防風湯
【處方】 防風18銖,當歸18銖,麻黃18銖,白術18銖,甘草18銖,黃芩30銖,茯苓1兩,干地黃1兩,附子1兩,山茱萸1兩。
【功能主治】中風,發熱無汗,肢節煩,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1服7合。
大小便不利,納大黃、人參各18銖,大棗30枚,生姜3兩,煮取3升,分3服。《深師》加天門冬1兩。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中風外有六經形證,故用麻黃、防風;內有便溺阻隔,故用地黃、當歸;腎主二便,大小便不利多屬腎虛風燥,故用術、附為主,加茯苓、甘草,則真武湯中之二也;山茱萸,《本經》治心下邪氣,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佐地黃則有酸收肝腎虛風之功;黃芩,《本經》治諸熱、黃疸,逐水,下血閉,佐麻黃則有解散肌表風熱之用。
【摘錄】《千金》卷八
中醫五絕網建議:以上中醫方劑僅供參考,中醫藥方劑一定要在中醫師的臨證指導下用藥。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