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大黃湯
中醫方劑:大黃湯
《證治準繩·瘍醫》卷二:大黃湯
【處方】 大黃(銼,炒)牡丹皮 消石(研)芥子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5克
【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主腸癰。少腹堅硬,腫大如掌而熱,按之則痛,局部或赤或白,小便稠數,汗出憎寒,其脈遲緊者來成膿,如脈數則膿已成。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以利下膿血為度,未利再服。
【摘錄】《證治準繩·瘍醫》卷二
《外臺秘要》卷三引《張文仲方》:大黃湯
【處方】 大黃6克 黃連6克(去毛)黃柏6克 梔子6克(擘)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主天行,五六日不解,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六七沸,納豉12克,蔥白7莖,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豬肉、冷水。
【摘錄】《外臺秘要》卷三引《張文仲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