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丹砂膏第 4 頁
《鬼遺》卷五:丹砂膏
【處方】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兩,細辛2兩,桂心2兩,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䓖(切)1升,白術1升,吳茱萸1升,當歸1兩。
【制法】上(口父)咀,諸藥唯椒、茱萸不搗,以苦酒漬1夜,令淹,以豬脂不中水者10斤,切細,令諸藥于銅器內,煎三上下,白芷黃成膏,以綿布絞去滓。
【功能主治】瘑疥癬,諸惡瘡,風溫腫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風目爛眥癢痛,茫茫不見細物,齒痛,耳聾,金瘡,牛領、馬鞍瘡,腹中有癰,瘺疾。
【用法用量】如患風溫腫不消,服如彈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著鼻中;若青盲風目爛眥癢痛,茫茫不見細物,以綿絮裹箸頭,注膏中,以敷兩眥,至臥時再敷之;齒痛亦如耳聾,亦準之;金瘡、牛領、馬鞍瘡,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癰,并瘺疾在外,即摩之,在內即服之,如彈丸大1枚,1日3次。
【摘錄】《鬼遺》卷五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