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析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概述】
女子子宮下脫,甚則挺出陰戶之外,或陰道壁膨出,前者為子宮脫垂,統稱陰挺,又稱“陰菌”、“陰脫”。因多發生于產后,故又稱“產腸不收”或“子腸不收”。本病多見于經產婦、多產婦,或有便秘、慢性咳嗽史、長期站立工作、重體力勞動、產后過早使用腹壓增高的動作(如久蹲、搬運等),致使子宮逐漸下垂。一般Ⅰ期和Ⅱa期可以保守治療,Ⅱb及Ⅲ期脫垂需手術治療。
【子宮脫垂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因氣虛下陷,腎虛不固及濕熱下注致胞絡受損,不能提攝子宮。
1.氣虛 素體氣虛,產時過早迸氣;或難產、產程過長,分娩時用力太過,陰道、會陰損傷;或久咳便秘,導致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故子宮下脫。
2.腎虛 早婚多產,房事過頻或素體腎虛,年老腎衰,子宮虛冷,胞絡虛弱,無力提攝子宮所致。
3.濕熱 子宮脫出于陰戶之外,久而磨擦損傷,感染濕熱外邪,濕熱下注而致潰爛。
【子宮脫垂診斷要點】
1.本病以婦女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外作為診斷標準。
2.根據子宮脫垂程度可分為三度(見圖16、17):
I度 子宮體下降,子宮頸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仍在陰道內(宮頸外口距陰道口少于4厘米)。
Ⅱ度輕(Ⅱa)子宮頸已暴露于陰道口或脫出于陰道口外,但子宮體仍在陰道口之內。
Ⅱ度重(Ⅱb)子宮頸與部分子宮體均脫出于陰道口之外。
Ⅲ度 整個子宮已脫出于陰道口外。
3.陰挺如為陰道壁膨出所致,同時還應檢查膀胱和直腸膨出情況。
4.子宮脫垂還須通過婦科檢查與子宮黏膜下肌瘤、陰道壁囊腫、宮頸過長及慢性子宮內翻進行鑒別。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怎么回事 07-23 [盆腔炎]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盆腔炎有效果嗎 06-12 [痛經][圖文]按摩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方法 04-10 [痛經]中藥臍療治痛經 03-02 [宮頸炎]宮頸炎的癥狀及危害 02-13 [乳腺癌][圖文]中醫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02-12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會癌變嗎? 02-12 [宮頸糜爛][圖文]宮頸糜爛癥狀 宮頸糜爛有什… 02-05 [乳腺癌][圖文]乳腺癌的原因 怎樣預防乳腺… 02-05 [宮頸囊腫][組圖]宮頸囊腫圖片 宮頸囊腫怎么…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