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4-1-10 22:02:35

四、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能力
(一)支持重點專科建設。各級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非公立醫療機構臨床專科能力建設的指導,將其統一納入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規劃。非公立醫療機構獲得國家和省市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在資金分配等方面給予同等對待。
(二)支持引進和培養人才。將非公立醫療機構所需專業人才納入當地人才引進總體規劃,享有當地政府規定的引進各類人才的同等優惠政策。在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全科醫生培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技術技能培訓等方面,要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業務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培訓經費。
(三)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制定規范的醫師多點執業指導意見,重點明確醫師多點執業的條件、注冊、執業、責任分擔等有關內容。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對符合條件的醫師要及時辦理有關手續。允許醫務人員在不同舉辦主體醫療機構之間有序流動,在工齡計算、參加事業單位保險以及人事聘用等方面探索建立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的銜接機制。為名老中醫多點執業創造有利條件。
(四)支持提升學術地位。協調支持將具備較高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的非營利性醫院優先納入醫學高等院校教學醫院范圍。鼓勵大型公立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非公立醫療機構。各醫學類行業協會、學術組織和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要平等吸納非公立醫療機構人員參與,擴大非公立醫療機構人員所占的比例。進一步保障非公立醫療機構在行業協會學會中享有承擔與其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相適應的職務的機會。
(五)支持開展信息化建設。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快實現與醫療保障、公立醫療機構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信息公開的規定,及時公布各類衛生資源配置規劃、行業政策、市場需求等方面信息,暢通非公立醫療機構獲取相關政策信息的渠道,保障非公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政策知情和信息占用等公共資源共享方面享有平等權益。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