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醫藥十大新聞第 2 頁
5.《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發布,“中國中醫”微信正式上線,養生科普途徑多樣規范。
5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向大眾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理念和知識,并于10月正式啟動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中國中醫”正式上線,運用新媒體手段向民眾傳播中醫藥養生保健科普知識。此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衛生計生委明確了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禁止開展的服務項目及內容,進一步規范養生保健市場。
6.中醫藥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ISO首次發布中醫藥國際標準,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我國發起提出的傳統醫學決議。
2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國際標準,這是ISO發布的首個中醫藥標準。隨后又陸續發布《中醫藥—人參種子種苗—第一部分:亞洲人參》《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和《中醫藥文獻元數據》3項中醫藥國際標準。5月,世界衛生組織第67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并通過了由我國發起并與馬來西亞、韓國等聯署提出的傳統醫學決議,確認了傳統醫學的重要性和價值,敦促各成員國酌情采用和實施世界衛生組織2014-2023年傳統醫學戰略。
7.中藥安全性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月,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高月研究員領銜的“中藥安全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中醫藥項目第三次榮獲該獎項。該項研究首次建立了系統的中藥安全性研究實驗方法和技術平臺,揭示了中藥毒性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從毒性成分和藥物代謝酶角度揭示了中藥配伍“反”與“不反”的本質,豐富和發展了中藥的配伍理論,支撐了創新藥物的研發,推動了中藥的現代發展。
8.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民族醫藥首次頒發科學技術獎。
11月,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和中國民族醫藥協會舉辦的首屆民族醫藥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召開。民族醫藥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登記的民族醫藥科學技術領域唯一獎項,共設立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民族醫藥產業創新獎、民族醫藥傳承貢獻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6個獎項。
9.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貿易積極推進,探索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
2月,國家旅游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各級旅游機構與中醫藥的全面合作,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商務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確定首批19家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骨干企業(機構)和8個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重點區域。5月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18項服務貿易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2.8億元。
10.醫教協同,全面推進中醫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
6月,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全面啟動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工作。圍繞建立醫教協同工作機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委,加強部門間、系統間協同協作,啟動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全面推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探索建立中醫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具有中醫藥特點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了教育、衛生計生、中醫藥共同推進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