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傳承工作須堅持七原則
王國強指出,在傳承工作中,要始終堅持中醫藥學的原創思維,堅持傳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創新不離宗,使中醫藥創新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實現,使中醫藥傳承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發展。要始終堅持按照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有悟性、善思辨、醫德好的要求來做好傳承工作。
一是堅持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把握中醫藥傳承的根本。中醫藥以整體觀念、系統論、辨證論治為核心,注重社會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對人體健康狀況及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影響。注重從人的整體功能狀態來判斷健康狀況和疾病的發生發展;注重實施個體化的辨證論治;注重以人為本,而選擇人性化的治療方式;注重以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發的治未病理念為核心,強調個人的養生保健,這些都與轉變了的現代醫學模式相吻合,與調整了的醫學目的相一致,完全符合當今醫學發展的方向,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優勢和旺盛的生命力。中醫藥傳承要始終堅持以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以及治未病等核心思想為指導,才能不偏離方向。
二是堅持研讀經典,把握中醫藥傳承的基礎。中醫經典是構成中醫理論的核心內涵,是中醫臨床思維觀點的源泉和源頭。《黃帝內經》提出的整體觀、傷寒雜病論提出的核心思維都是中醫思維的核心觀點。《傷寒雜病論》包含113種經方,《金匱要略》詳載了260多種方劑,這些都為中醫臨床提供了寶貴的診療技術和經驗。中醫經典既是醫學理論體系、臨床規范、診療方法的代表,又體現了醫、文、哲、史與自然科學知識體系的融合,熟讀經典是夯實中醫基本功、系統掌握中醫理論和診療體系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強中醫藥傳承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
三是堅持師承學習,把握中醫藥傳承的捷徑。師承傳授是追求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重要的學習方式,以拜師授業、實踐感悟、建樹創新為特征,是傳承和發展中醫藥的重要途徑。名師指導,把中國古代文史哲的修養作為成才修業的基礎,注重濟世、活人、仁愛等高尚的道德修養,并根據學生個人素質,因材施教,通過朝夕臨診、耳濡目染、口傳心授、啟蒙解惑,指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觀察、體驗感受,增強悟性,提高理論水平和臨床能力。通過師承學習,學生可以較快的領會和掌握指導老師的學術經驗,少走彎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