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保元丸
書頁號:Z1-66
標準編號:WS3-B-0065-89
【處方】膽南星(酒炙) 105g 僵蠶(麩炒) 30g 全蝎 120g 蜈蚣 15g 豬牙皂 75g 天麻 90g 天竺黃 60g 青礞石(煅) 75g 鉤藤 75g 羌活 105g 防風 105g 麻黃 75g 薄荷 75g 陳皮 60g 茯苓 60g 甘草 60g 琥珀粉 47.4g 牛黃 47.4g 冰片 5.93g ?珍珠 47.4g 朱砂 47.4g
【制法】 以上二十一味,除牛黃、冰片外、朱砂,珍珠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
其余膽南星等十七味粉碎成胞粉,將牛黃、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 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深棕色的大蜜丸;氣香,味苦、微甜。
【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碎塊無色或淡綠色,半透明,具光澤
有時可見細密波狀紋理。不規則細小顆粒黑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氣孔特異,
保衛細胞側面觀呈啞鈴形。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
棕色,直徑 4~ 6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果皮表皮細
胞紅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表面有微細顆粒;纖維束淡黃色,周圍細胞含草
酸鈣方晶及少量簇晶,形成晶纖維。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直徑約30μm。不規則塊片
淡棕色,具乳突或尖突狀毛。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約至90μm。草酸鈣方晶成片
存在于薄壁組織中。淀粉粒五角形或多角形,臍點點狀或星狀,常粘有顆粒狀物,顯金
黃色或棕黃色,體壁碎片淡黃色至黃色。有網狀纖理及圓形毛窩,有時可見棕褐色剛毛
體壁碎片無色,表面有極微細的菌絲體。草酸鈣砂晶存在于薄壁組織中;木薄壁細胞呈
連珠狀增厚,纖孔明顯。腺鱗頭部 8個細胞,扁球形,直徑約至90μm,柄單細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功能與主治】祛風化痰,解熱鎮驚。用于小兒痰熱內閉,外感風寒,身熱面赤
咳嗽痰盛。氣粗喘促以及風熱急驚。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 3次;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規格】 每丸重1g
【貯藏】 密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