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菊上清丸
書頁號:Z1-70
標準編號:WS3-B-0069-89
【處方】川芎 20g 菊花 240g 黃芩 120g 桅子 30g 蔓荊子(炒)30g 黃連 20g 薄荷 20g 連翹 30g 荊芥穗 30g 羌活 20g 藁本 20g 桔梗 30g 防風 30g 甘草 20g 白芷 80g
【制法】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鑒別】 取本品2g,
照柱色譜法(附錄Ⅵ C)試驗,加在已處理好的氧化鋁柱(內徑約1.5cm,200~300目,
中性氧化鋁5g,干法裝柱)上,用無水乙醇30ml洗脫,收集洗脫液置蒸發皿中,蒸干,
殘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對照藥材50mg,加甲醇
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5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
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Ⅳ B)
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
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6:3:1.5:1.5:0.5) 為展開劑,置
氨蒸氣飽和的層析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表,散風止痛。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惡風身熱,偏正頭痛
,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 次。
【注意】 體虛者慎用。
【貯藏】 密閉,防潮。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