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鹿補腎丸
書頁號:Z1-90
標準編號:WS3-B-0088-89
【處方】菟絲子(炒)51g 淫羊藿(蒸)43g 續斷(蒸) 43g 鎖陽(蒸) 51g 狗脊(蒸) 64g 酸棗仁(炒)43g 何首烏(制)64g 甘草(蜜炙)21g 陳皮(蒸) 21g 鹿角膠(炒) 9g 熟地黃 64g 龜板膠(炒)13g 金癭子(蒸)51g 黃芪(蜜炙)43g 山藥(炒) 43g 覆盆子(蒸)85g
【制法】 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40g與適量
的水,泛丸,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煉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棕黑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甘甜。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呈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
~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種皮柵狀細胞2列,內列較外列長有光輝帶。草酸鈣簇晶
,直徑約至45μm,存在于淡棕色皺縮的薄壁細胞中,常數個排列成行。梯紋管胞淡黃色
至金黃色,紋孔排列整齊。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
非腺毛多破碎,直徑20~60μm,壁厚,胞腔內含黃棕色物。內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
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非腺毛單細胞,
壁厚,木化,脫落后殘跡似石細胞狀。葉表皮細胞壁深波狀彎曲。
(2) 取本品大蜜丸12g,(水蜜丸9g),大蜜丸切碎,加硅藻土4g,研勻;水蜜丸研
細,加甲醇30ml,放置1 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
加鹽酸2ml 置水浴上加熱10分鐘,冷卻,用醋酸乙酯20ml提取,分取醋酸乙酯液,置水
浴上蒸干,殘渣加醋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何首烏對照藥材0.5g,
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
對照藥材溶液1 ̄2μl,分別點于同一用0.5% 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
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5: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
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壯筋骨,益氣血,補腎壯陽。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乏,腰腿酸
軟,頭暈目眩,腎虧精冷,性欲減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4.5~9g,大蜜丸一次6~12g,一日2次。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 (1) 6g (2) 12g
【貯藏】 密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