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倦失眠,脈壞難治
商州牧趙笏山同鄉,崞縣人。以進士宰秦中,所至有政聲,丙辰夏,以天旱祈雨,夜作早興,又商地皆山,每禱出入崎嶇甚苦。秋末忽病,商僻地少醫,遣干仆入省,求余往治。余以需次人,不敢私出省,同鄉武芝田觀察,言于撫軍吳仲容先生,乃治任隨之,越秦嶺而視焉。至其署,笏山尚危坐,議論風生。問何病?曰,夜不瞑目者廿日矣。問何所苦?則曰,胸滿氣急,飲食不思。茶后診之,六脈俱形沉數,而右關毫無神氣,乍沉乍浮,乍緩乍急,且二至而一息。余以脈非吉象,不便明言,乃曰,君所患為心火上炎,心腎不交故也。急滋陰以壯水,則得寐、笏山急索一方,乃以地黃湯加生地、桔梗進之。藥下二刻,倦而就枕,沉沉酣睡,晨鐘動方起。請余入曰,真仙丹也。前屢服天王補心丹,以為睡覺良藥,而竟不寐。今服君藥,徹夜常眠,披衣而起,如釋重負,弟病雖危,有閣下神手當無恐也。再診之,脈似稍起,而右關依然。乃進七味都氣湯,又開香砂六君湯敷衍之。亟欲歸省,而笏山再三款留,不得已為延三日。臨行笏山食亦少進,起坐頗自如,囑余筆論其病,余乃書曰;金水不生,脾胃枯竭,室欲惜精,少思淡食,一陽始生,病將自絕。笏山銘之。余歸途無事,戲作挽聯云:“越秦嶺而視君,愧余寡術。牧商山而懷古,想爾同仙。”入省后,芝田問笏山之病何如?余曰:必不起!曰;何故?曰:脈已敗壞,焉得不死。因告以已作挽聯,同人皆笑,芝田陰為料理身后,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歿于署。其弟來省交代,余即書前聯挽之,并道及論病數語。其弟憬然曰:閣下何神哉!叩頭而去,扶柩歸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