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睛疾病 [附] 天行赤眼暴翳
本病是由于感染疫癘之氣而致白睛、黑睛同時發病,病勢急驟,且能傳染流行,故命此名。病名見于《古今醫統》。患者往往有接觸史,相當于西醫學之流行性結膜炎。
本病多因外感疫癘毒邪,內兼肺火亢盛,內外合邪,侵犯肝經,上攻于目所致。
臨床表現為發病迅速,白睛混赤浮腫,耳前多伴有腫核,按之疼痛,白睛紅赤稍減,黑睛則見星翳簇生,以致視物不清,疼痛、畏光、流淚加重,眵少淚多,胞瞼可紅腫疼痛。全身可伴有倦怠、頭疼、發熱等。大多雙眼或先后發病。
一、本病初起宜瀉肺利氣,兼以退翳,方選瀉肺飲加蟬蛻、蒺藜等。
二、肝膽火旺,黑睛病變較重,而全身癥見口苦、咽干、便秘、耳鳴、苔黃、脈數有力者。可用瀉肺飲去羌活,加龍膽草、柴胡、蒺藜等清肝膽實火。
三、若白睛紅赤消退,唯黑睛星翳不退,仍怕光流淚,視物不清者,治以退翳散風清熱,方用撥云退翳丸加減。方中主用蔓荊子、菊花、密蒙花、薄荷、木賊、蟬蛻、蒺藜等辛涼疏風,退翳明目;川椒助上藥散邪以退翳;黃連、地骨皮、天花粉清佘熱;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楮實子補肝明目;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祛邪退翳、扶正明目之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