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胞瞼疾病 第三節 沙眼第 5 頁
(二)脾胃濕熱
[主證]眼澀癢痛,眵淚膠粘,瞼內紅赤,顆粒較多,病情纏綿不愈。舌紅苔黃,脈濡數。
[證候分析]脾胃濕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上攻胞瞼。風盛則澀癢,熱盛則紅赤而痛,濕熱盛則眵淚膠粘,顆粒較多。濕邪難除,病情纏綿。舌脈皆屬濕熱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祛濕,除風消滯。
[方藥]清胃散或除風清脾飲加減。前方中黃連苦寒瀉火,生地、丹皮涼血清熱,當歸活血消瘀滯,升麻清熱解毒,引經人陽明。全方共奏清胃涼血消瘀之效。后方中黃連、黃芩、連翹、玄參、知母清脾胃,瀉熱毒;元明粉、大黃通腑,瀉脾胃積熱;荊芥、防風疏散風邪;桔梗、陳皮理氣和胃祛濕;生地配合大黃涼血活血消滯。諸藥合用,具有瀉熱清脾、疏風散邪之效。用于本證,兩方均須酌加苦參、地膚子、蒼術等清熱燥濕止癢藥物。
(三)血熱壅滯
[主證]胞瞼厚硬,瞼內顆粒累累,疙瘩不平,紅赤顯著,眼瞼重墜難開,眼內刺痛灼熱,沙澀羞明,生眵流淚,黑睛赤膜下垂,舌紅苔黃,脈數。
[證候分析]脾胃熱盛,熱人血分,循經上攻,壅滯胞瞼,則瞼內紅赤,顆粒累累,疙瘩不平,且胞瞼厚硬而致重墜難開。熱盛則灼熱刺痛羞明。熱瘀血分,侵犯黑睛,故見赤膜下垂,且澀痛、羞明、流淚等癥加重。
[治法]涼血散瘀。
[方藥]歸芍紅花散。方中當歸、赤芍、紅花、大黃涼血散瘀;連翹、梔子、黃芩、甘
草清熱解毒,防風、白芷疏風散邪。全方共奏涼血散瘀之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