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治法概要 第三節 眼科常用中藥(三)第 9 頁
十一、補益藥
凡能補益正氣,治療虛證的藥物,稱為補益藥。
虛證一般分為氣虛、陽虛、血虛、陰虛四類。補益藥也可根據其作用和應用范圍的不同而分為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四類。
人體氣血陰陽有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氣虛和陽虛主要表現為機體活動能力的衰退,陽虛者多兼有氣虛,而氣虛者每易導致陽虛,血虛和陰虛主要表現為體內精血津液的耗損,陰虛者可兼血虛,而血虛者可致陰虛。因此補氣藥和補陽藥,補血藥和補陰藥往往相須為用。若為氣血兩虧或陰陽俱虛者,則須氣血兼顧或陰陽并補。
(一)補氣藥
凡具有補氣功能,能治療氣虛證的藥物,稱為補氣藥。
氣虛是指機體活動能力不足,氣虛目病主要表現為胞瞼下垂,無力抬舉,黑睛陷翳久不平復,目無神彩,視力疲勞,眼內出血,晶珠混濁,青盲內障等。全身癥可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食少便溏,舌淡脈弱等。
臨床上,應根據氣虛證的不同兼證選用適當的補氣藥。如兼有陰虛或陽虛者,應與補陰藥或補陽藥同用。由于“氣能生血”,“氣能攝血”,因此有時在補血、止血時加入補氣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