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金石部第 30 頁
石燕
「釋名」石燕狀如蜆蛤,色如土,堅重如石。李時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種是這里所錄的石燕,乃是石類;另一種是乳銅中。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
1、傷寒尿澀,小腹脹滿。用石燕研細,蔥白湯調服半錢。以消脹為度。
2、久年腸風(按:指常年瀉血)。用石燕磨水常服,不要間斷,有效。
3、多年赤白帶下。每日磨石燕取汁取。一枚石燕可用三天。也可以把石燕研末,水飛過,每天取半錢至一錢,米湯送服。
4、牢牙止痛。用石燕六個,火煅醋淬七次,青鹽、乳香各一兩,細辛半兩,共研細,擦牙。荊芥湯漱口。又方:依上方,但須去掉乳香、細辛,改用麝香。
食鹽
「釋名」亦名鹺。
「氣味」甘、咸、寒、無毒。
「主治」
1、下部蝕瘡。將鹽炒熱,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飲,欲吐不出。飲鹽開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兩脅脹痛。炒鹽熨之。
4、下痢肛痛。炒鹽布包熨患處。
5、風熱牙痛。用槐枝煎成濃湯兩碗,加鹽一斤煮干,炒后研細。每天來擦牙,同時用水沖一點來洗眼。
6、蟲牙。用鹽半兩、皂莢兩個,同燒紅,研細。每夜臨睡前,用來揩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齒痛出血。每夜用鹽末厚封齒根肉上。等液汁流盡后才睡覺。流汁時,不斷敲叩牙齒。如此十夜,齒痛止,血亦停。忌食勞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鹽(或用煅過的鹽)點在小舌上,幾次即愈。
9、耳鳴。用鹽五升,蒸熱,裝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則換。
10、眼常流淚。用鹽少許點眼中,冷水洗數(shù)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鹽研細,以少許點眼。小兒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療。
12、身上如有蟲行。用鹽斗和水一石煎熱洗澡,連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蠆叮螫。嚼鹽涂傷處或用熱鹽水浸傷處。
14、潰癰作癢。用鹽抹患處周圍,癢即止。
<<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心丸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疔癰方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痔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志圓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中湯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錠子眼藥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地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大腹子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竹瀝湯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