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鱗部第 13 頁
蝦
「氣味」甘、溫、有小毒。
「主治」
1、鱉瘕疼痛(皮下隱隱可見積塊)。用鮮蝦作湯吃,多次可治愈。
2、補腎興陽。用蝦米一斤,蛤蚧二枚,蟓椒、茴香各四兩,同以青鹽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一兩和勻,乘熱蜜封收存。每服一匙,空心嚼服,鹽酒送下。
3、血風臁瘡。生用生蝦、黃丹搗和,敷貼患處。
海馬
「釋名」水馬。
「氣味」甘、溫、平、無毒。
「主治」
1、多年癥塊。用海馬一對,木香一支,大黃(炒)、白牽牛(炒)各二兩,巴豆四十粒,另取青皮二兩,經童便浸軟后,包巴豆再放童便中浸泡七天,取出,用麩烽成黃色,去豆不用,只用青皮,同上開各藥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臨臥時服,以煎開過幾次又放溫了的水送下。此方稱“海馬湯”。
2、疔瘡、惡瘡。用海馬(炙黃)一對,穿山甲(黃土炒)、朱砂、水銀各一錢,雄黃三錢,友腦、麝香各少許,共研為末。每以少許點瘡上,一日一次,毒自拔出。此方名“海馬拔毒散”。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