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第 38 頁
樺木
「氣味」(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1、乳癰初起(腫痛結硬,欲破未破)。用樺皮燒存性,研為末,溫酒送服一匙。服后即臥床休息。一服見效。
2、肺風毒瘡(遍身瘡疥如癘,以及急仍瘙癢,臉上風刺,婦女粉刺等)。用樺皮灰四兩、燒枳殼(去穰)四兩、荊芥穗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研為末;另用杏仁(水煮過,去皮尖)二兩,研為泥,與藥末調勻。每服二錢,飯后服,溫酒調下。病得者,服藥三次,此方名“樺皮散”。
3、小例熱而短。和樺皮煮成濃汁飲服。
棕櫚
「釋名」櫚。
「氣味」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皮(按:即干燥的葉鞘纖維):苦、澀。
「主治」
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燒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4、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5、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