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蘇 本草綱目
假蘇「釋名」姜芥、荊芥、鼠螢。
「氣味」(莖、穗)辛、溫、無毒。
「主治」
1、風熱頭痛。用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茶調下。
2、風熱牙痛。用荊芥根、烏桕根、蔥根等分,煎湯隨時含漱。
3、小兒驚癥。用荊芥穗二兩、白礬(半生半枯)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丸,姜湯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風(口眼歪斜)。用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爛,取汁濃煎成膏。加將藥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曬干為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風口噤。用荊芥穗研細,取二錢,酒送服。此方名“荊芥散”。
6、產后中風(手足抽筋,角弓反張,不省人事)。用荊芥穗子,微焙為末。每服三錢,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則挑齒灌入,齒緊則由鼻灌入。此方名“華陀愈風散”,還有“如圣散”、“舉卿古拜散”(亦即荊芥散之意,因舉卿切音為荊,古拜切音為芥。這是用切音隱語來為藥方名)等名。
7、產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荊芥穗一兩三錢、桃仁五錢(去皮尖,炒),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錢。
8、產后下痢。用荊芥穗四、五枝,燒存性,不能觸油火。燒好后加麝香少許,以熱開水調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