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丹參
丹參「釋名」赤參、山參、郗蟬草、木羊乳、逐馬、奔馬草。
「氣味」(根)苦、微寒、無毒。
「主治」
1、月經不調,產前胎動,產后惡血不下,冷熱勞,腰脊痛,骨節煩疼等癥。用丹參洗凈,切片,曬干,研細。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此方稱“丹參散”。
2、小科下血。用丹參十二兩,加酒五升,煮成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不能飲酒者,可用水煎服。
3、寒疝腹痛(小腹和陰部牽引痛)。用丹參一兩,研細。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4、小兒驚發熱。用丹參、雷丸各半兩,與豬油二兩,同煎幾次,去渣,取汁收存。用時,摩汁在兒身。此方稱“丹參摩膏”。
5、乳癰。用丹參、白芷、芍藥各二錢,口咬細,醋淹一夜,加豬油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渣,取濃汁敷乳上。
6、熱油燙傷與火傷。用丹參八兩,銼碎,加水稍稍調拌,放入羊油二斤中煎過。取以涂傷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