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柴胡疏肝散第 2 頁
《張氏醫道》卷十四:柴胡疏肝散
【處方】 柴胡2錢,橘皮(醋炒)2錢,川芎(童便浸,切)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醋炒)1錢半,山梔(姜汁炒黑)1錢,煨姜1片。
【功能主治】解郁調肝。主怒火傷肝,脅痛,血菀于上。嘔血,脈弦數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溫服。
吐血,加童便半盞。
【各家論述】《醫略六書》:柴胡疏肝木以解郁,山梔清郁火以涼血,白芍斂肝陰以止血,川芎化凝血以歸肝,枳殼破滯氣,陳皮利中氣,香附調氣解氣郁,薄荷解郁疏肝,甘草緩中以瀉肝火也;更用童便降火以滌瘀結。為散煎沖,生者力銳而熟者性醇,務使怒火頓平則肝郁自解,肝絡清和,安有脅痛嘔血之患乎!
【摘錄】《張氏醫道》卷十四
《醫醫偶錄》卷二:柴胡疏肝散
【處方】 柴胡1錢2分,陳皮1錢2分,川芎1錢,赤芍1錢,枳殼1錢,醋炒香附1錢,炙草5分。
【功能主治】肝氣左脅痛。
【摘錄】《醫醫偶錄》卷二
《醫學傳燈》卷下:柴胡疏肝散
【處方】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白芍、香附、枳殼、玄胡。
【功能主治】痞塊,痛無形質,不時而發者,非痃即癖。
【用法用量】
內熱,加山梔。
【摘錄】《醫學傳燈》卷下
中醫五絕網建議:以上中醫方劑僅供參考,中醫藥方劑一定要在中醫師的臨證指導下用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