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沉香蓽澄茄散
中醫方劑:沉香蓽澄茄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沉香蓽澄茄散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四兩,沉香、蓽澄茄、葫蘆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補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兩;川烏(炮.去皮.臍)半兩,桃仁(去皮.尖.麩炒)二兩。
【炮制】上同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下經不足,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黃,手足厥冷,脅肋虛滿,精神困倦,臟腑自利,小便滑數。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末少許,煎八分,去滓,稍熱服之。如盲腸、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博濟方》卷二:沉香蓽澄茄散
【別名】蓽澄茄散(《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處方】蓽澄茄 沉香 胡蘆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紙(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 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 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 川烏頭15克(炮,去皮、臍)黑附子(炮制,去皮、臍)120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杵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腎陽不足,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黃,手足厥冷,脅肋虛滿,精神困倦,大便瀉利,小便滑數,并治膀胱、小腸一切氣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鹽少許,同煎至240毫升,溫服。
【摘錄】《博濟方》卷二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