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蓯蓉丸第 16 頁
《圣濟總錄》卷一○二:蓯蓉丸
【別名】補腎還睛丸
【處方】肉蓯蓉(洗凈,切,焙)1兩,山芋1兩,續斷1兩,人參1兩,獨活(去蘆頭)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山茱萸1兩,陳曲(炒黃)1兩,杜仲(去皴皮,涂酥炙)1兩,巴戟天(去心)1兩,菟絲子(酒浸1宿,烤干,別搗)1兩,熟干地黃(焙)2兩,桑寄生(炒)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主肝腎氣虛,眼目昏暗,視物不明;眼青盲,并無赤痛,但不見物。
【用法用量】補腎還睛丸(《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
《三因》卷十:蓯蓉丸
【處方】蓯蓉(酒浸)半兩,磁石(煅碎)半兩,熟地黃半兩,山茱萸花半兩,桂心半兩,山藥(炒)半兩,牛膝(酒浸)半兩,茯苓半兩,黃耆(鹽湯浸)半兩,澤瀉半兩,鹿茸(去毛,切,醋炙)半兩,遠志(去心,炒)半兩,石斛半兩,覆盆子半兩,五味子半兩,萆薢半兩,破故紙(炒)半兩,巴戟(酒浸)半兩,龍骨半兩,菟絲子(酒浸)半兩,杜仲(去皮,銼,姜汁制,炒絲斷)半兩,附子(炮,去臍)1個重6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心腎。主消渴,心虛煩悶,或外傷暑熱,內積愁煩,酣飲過多,口干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米飲送下。服真珠丸后次服本丸。
【摘錄】《三因》卷十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