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大風引湯
中醫方劑:大風引湯
《圣惠》卷四十五:大風引湯
【處方】麻黃1兩(去根節),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獨活1兩,秦艽半兩(去苗),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半兩,白術1兩,赤茯苓1兩,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干姜半兩(炮裂,銼),防風半兩(去蘆頭),漢防己半兩,芎䓖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腳氣痹攣腫疼,或不仁,拘屈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五
《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七引《可用方》:大風引湯
【處方】大豆3升,附子3兩,枳實4兩,澤瀉4兩,陳皮4兩,甘草2兩,茯苓2兩,防風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去風濕痛。主痹滿上氣,便身脹,膝痛。
【用法用量】三劑腫消,去豆、澤瀉,更服三劑。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七引《可用方》
《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大風引湯
【別名】風引湯
【處方】 獨活4兩,當歸2兩,茯苓2兩,干姜2兩,甘草(炙)2兩,人參2兩,黃耆2兩,防風2兩,桂心1兩,附子(炮)1兩,大豆2升(熬去皮)。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肉極虛寒,則皮膚不通,外不得泄,名曰厲風,內虛外實,腰腳疼弱。脾痹四肢解惰。
【用法用量】風引湯(《圣濟總錄》卷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生蔥、醋等物。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