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大黃湯第 12 頁
《圣濟總錄》卷一七九:大黃湯
【處方】 大黃(銼,炒)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干姜(炮)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當歸(切,焙)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白術半兩,桔梗(微炒)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暴冷,洞泄注下,或乳冷結不消,或吐下嘔逆,及赤白利下。若中乳,或乳母洗浴,水氣未消,飲兒為霍亂者。
【用法用量】一二百日兒每用1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分3次溫服;2-3歲兒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分2次溫服,空心、午后各1次。
若已服諸利藥,胃中虛冷,大下如水,干嘔眼白者,可去大黃。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普濟方》卷三八六:大黃湯
【處方】麝香3株(別研),大黃4分,甘遂3分,石膏3分,黃芩3分,甘草3分,青木香3分,前胡4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咳腫,壯熱有實。
【用法用量】水7升,煮1升9合,每服3合,日4服,夜3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六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