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安腎湯
中醫方劑:安腎湯
《溫病條辨》卷三:安腎湯
【處方】鹿茸3錢,葫蘆巴3錢,補骨脂3錢,韭子1錢,大茴香2錢,附子2錢,茅術2錢,茯苓3錢,菟絲子3錢。
【功能主治】濕久脾陽消乏,腎陽亦憊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安腎丸”(見原書同卷)。
大便溏者,加赤石脂。
【各家論述】凡腎陽憊者,必補督脈,故以鹿茸為君,附子、韭子等補腎中真陽;但以苓術二味,滲濕而補脾陽,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腎者,腎以陽為體,體立而用安矣。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不知醫必要》卷二:安腎湯
【處方】熟地4錢,淮山(炒)2錢,枸杞2錢,茯苓1錢5分,牛膝(鹽水炒)1錢5分,萸肉1錢5分。
【功能主治】虛火牙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或加肉桂4分,澤瀉1錢5分,以引火歸位。
【摘錄】《不知醫必要》卷二
中醫五絕網建議:以上中醫方劑僅供參考,一定要在中醫師的臨證指導下用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