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補中益氣湯第 10 頁
《內外傷辨》卷中:補中益氣湯
【別名】醫王湯
【處方】黃耆1錢,甘草(炙)5分,人參(去蘆)3分,升麻3分,柴胡3分,橘皮3分,當歸身(酒洗)3分,白術3分。
【藥理作用】 ①治療子宮脫垂的藥理學研究《天津醫藥雜志》(1960;1:4):本方對在體或離體子宮及其周圍組織有選擇性興奮作用。小量補中益氣湯可以興奮心肌,使其收縮加強,過量則呈抑制作用。對小腸的作用較復雜,當蠕動亢進時呈抑制作用,當腸管處于抑制狀態時,則使之蠕動增強。實驗中還可以看出,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劑中,對動物的作用明顯,去掉升麻、柴胡,其作用減小,且不持久。②對實驗腫瘤發生發展的影響《中醫藥研究參考》(1977;3:20):本方對荷瘤小鼠的作用,提示能改善瘤機體的蛋白質代謝,防止貧血發展,增強體力。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脈洪而虛,舌質淡,苔薄白。或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證。
【用法用量】醫王湯(《傷寒論今釋》卷七引《方函口訣》)。①《小兒痘疹》有生姜、大棗。②本方改為丸劑,名“補中益氣丸”(見《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本方改為片劑,名“補中益氣片”(見《天津市中成藥規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