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茯苓丸
中藥方劑:白茯苓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白茯苓丸
【處方】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黃連30克(去須)人參30克(去蘆頭)栝樓根30克 熟干地黃30克 雞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銼)玄參30克 石斛22克(去根,銼)蛇床子9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益腎潤燥。腎消。因中消之后,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時煎磁石湯下3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白茯苓丸
【處方】白茯苓半兩,黃連2兩半,黃柏1兩半,羚羊角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日夜頻并。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