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膏第 3 頁
中藥方劑:白膏
《千金》卷六:白膏
【處方】附子15枚,野葛1尺5寸,蜀椒1升。
【功能主治】面隳皰,疥,癰,惡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醋漬1宿,豬膏1斤,煎令附子黃,去滓。涂之,日3次。
【摘錄】《千金》卷六
《外臺》卷一引《范汪方》:白膏
【處方】天雄3兩,烏頭(炮)3兩,莽草3兩,羊躑躅3兩。
【制法】上藥各切,以苦酒3升,漬1宿,作東向露灶,又作十二聚濕土各1升許成,煎豬脂3斤,著銅器中,加灶上炊,以葦薪為火,令膏釋內所漬藥,炊令沸,下著土聚上,沸定頃,上火煎,如此十二過,令土聚盡遍,藥成,絞去滓。
【功能主治】傷寒頭痛,咽痛;并療惡瘡、小兒頭瘡、牛領馬鞍。
【用法用量】傷寒頭痛,每服如杏核大1枚,酒下,溫覆取汗;咽痛,含如棗核大1枚,咽之,1日3次。療傷寒,以膏摩體中,手當千遍,藥力方行;并療惡瘡,小兒頭瘡、牛領馬鞍皆療之、先以鹽湯洗惡瘡,布拭之,著膏瘡腫上摩,向火千遍,日再摩,自消。
【注意】不可近目。
【摘錄】《外臺》卷一引《范汪方》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