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術湯第 34 頁
【功能主治】益氣補中,健脾和胃,辟寒邪瘴霧氣;平調臟腑,通順三焦,育神養氣,暖胃消谷;補五臟,生津液,調氣血,解虛煩,益肌體;調理脾胃,進乳食,止泄瀉;扶胃降火,補虛固本,大補陽氣補元氣。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面色萎黃,身體瘦弱,倦怠嗜臥,氣短懶言,四肢無力,心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噦吐逆,腸鳴泄瀉,脈虛弱,水氣渴,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及病后羸弱,食不復常;小兒脾胃虛弱,噦逆不止,心神煩悶,吐瀉,氣虛煩渴;肺損,皮聚而毛落;或肢體腫脹,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體瘦而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年高氣弱,痔血不止,或誤服攻痔之藥,致血大下而虛脫,真氣虛弱,及短氣脈弱;氣虛痰濕頭眩。
【用法用量】四君子湯(《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二)、四圣湯(《活幼口議》卷二十)、人參散(《普濟方》卷三九四)、溫中湯(《醫部全錄》卷四三六)、四君湯(《集驗方">文堂集驗方》卷四)。本方改為丸劑,名“四君子丸”,(見《丸散膏丹集成》)。
【各家論述】 1.《丹溪心法附余》:四君子湯用白術、人參、茯苓、甘草者,白術則健脾燥濕,人參則補肺扶脾,茯苓則降氣滲濕,甘草則補胃和中,譬如寬厚和平之君子,而不為奸險卒暴之行也。《和劑》之等分,愚以為藥為君臣,劑之大小,又人之所處何如也。
2.《醫方考》:人參甘溫質潤,能補五臟之元氣;白術甘溫健脾,能補五臟之母氣;茯苓甘溫而潔,能致五臟之清氣;甘草甘溫而平,能調五臟愆和之氣。四藥皆甘溫,甘得中之味,溫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3.《醫燈續焰》:白術強土健運,茯苓滲濕燥脾,甘草守氣于中宮,人參益氣于五臟,皆主脾胃者,以人身真氣即水谷之氣也。四藥沖和平淡而能補氣維陽,誠君子哉。
<<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