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薇丸第 15 頁
《得效》卷十六:白薇丸
【處方】 白薇半兩,防風3錢,白蒺藜(去角,炒)3錢,石榴皮3錢,羌活3錢。
【制法】上為末,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睛膿出。心氣不寧,風熱停留在瞼中,眥頭結聚生瘡,流出膿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無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湯送下。
【摘錄】《得效》卷十六
《醫略六書》卷二十七:白薇丸
【處方】 白薇1兩,人參兩半,附子1兩(炒),熟地3兩,桂心1兩,白芍兩半(酒炒),吳茱1兩(醋炮),當歸2兩,紫石英2兩(醋煅),檳榔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寒熱氣逆,經遲無子,脈沉緊澀。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送下。
【各家論述】附子補火,以御寒邪;人參扶元,以通血脈;熟地補陰,專滋血室;桂心暖血,力行寒滯;當歸養沖脈之血;白芍斂任脈之陰;檳榔破滯降逆;吳茱溫中逐冷;紫石英溫澀子宮,能令有子;嫩白薇降泄虛陽,可除寒熱也;蜜丸酒下,俾火暖陽回,則寒散滯消,而血氣內充,自然腹痛退而寒熱降,豈不經調而有子乎。
【摘錄】《醫略六書》卷二十七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