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抱龍丸第 18 頁
《斑疹備急》:抱龍丸
【別名】 牛黃抱龍丸
【處方】天南星(銼開,里白者,生為末,臘月內取黃牛膽汁和為劑,卻入膽內陰干,再為末)半斤,天竺黃2兩(別研),朱砂2錢(研,水飛),雄黃半兩(研,水飛),麝香1錢(別研),牛黃1字(別研)。
【制法】上為極細末,甘草水為丸,如雞頭子大,窨干。
【功能主治】一切風熱,中暑驚悸,瘡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發溫壯,睡中驚,搐搦不寧,脈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
【用法用量】 牛黃抱龍丸(《明醫雜著》卷六)。《痘疹世醫心法》有“金箔”。
【摘錄】《斑疹備急》
《醫部全錄》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編》:抱龍丸
【處方】膽星1兩,天竺黃7錢,辰砂5錢,雄黃5錢,直僵蠶5錢半,全蝎(去鹽)5錢半,釣藤5錢半,天麻5錢半,牛黃1錢,麝香1錢,珍珠3錢(一方有琥珀)。
【制法】 甘草膏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傷風,驚駭,驚動,痰熱諸疾,風痰,驚痰。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醫部全錄》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編》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