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癇無雙丸
名稱: 醫癇無雙丸
組成: 南星1兩,半夏1兩(二味用白礬、皂角、生姜煎湯浸1日夜透,切片,隨湯煮干,去研、皂、姜不用),川芎3錢,歸身(酒洗)1兩,軟石膏1兩,天麻7錢,僵蠶5分,生地黃(酒炒)1兩,荊芥穗5錢,辰砂5錢,川獨活5錢,烏犀角5錢,白茯苓(去皮)1兩,(扌柬??)參1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5錢,麥冬(去心)5錢,白術(去蘆油)5錢,陳皮(去白)5錢,酸棗仁(炒)5錢,黃芩3錢,川黃連(去毛)5錢,白附子(煨)3錢,珍珠3錢,甘草3錢,金箔30片。
出處: 《壽世保元》卷五。
功效: 祛風化痰,降火補益,養血理脾,寧心定志。
主治: 癇證。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白湯送下。輕者半料奏效,重者全料。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好酒打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為衣。
臨床應用: 一兒十五歲,御女后,復勞役,考試失意,患癇癥三年,遇勞則發。用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之類,更以紫河車生研如膏,入蒸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一日3-4服而愈。后患遺精,盜汗,發熱,仍用本方及六味丸而愈。
附注: 此方治癇,不拘老幼皆效。
組成: 南星1兩,半夏1兩(二味用白礬、皂角、生姜煎湯浸1日夜透,切片,隨湯煮干,去研、皂、姜不用),川芎3錢,歸身(酒洗)1兩,軟石膏1兩,天麻7錢,僵蠶5分,生地黃(酒炒)1兩,荊芥穗5錢,辰砂5錢,川獨活5錢,烏犀角5錢,白茯苓(去皮)1兩,(扌柬??)參1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5錢,麥冬(去心)5錢,白術(去蘆油)5錢,陳皮(去白)5錢,酸棗仁(炒)5錢,黃芩3錢,川黃連(去毛)5錢,白附子(煨)3錢,珍珠3錢,甘草3錢,金箔30片。
出處: 《壽世保元》卷五。
功效: 祛風化痰,降火補益,養血理脾,寧心定志。
主治: 癇證。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白湯送下。輕者半料奏效,重者全料。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好酒打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為衣。
臨床應用: 一兒十五歲,御女后,復勞役,考試失意,患癇癥三年,遇勞則發。用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之類,更以紫河車生研如膏,入蒸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一日3-4服而愈。后患遺精,盜汗,發熱,仍用本方及六味丸而愈。
附注: 此方治癇,不拘老幼皆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