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湯第 5 頁
各家論述: 1.《丹溪心法附余》:四君子湯用白術、人參、茯苓、甘草者,白術則健脾燥濕,人參則補肺扶脾,茯苓則降氣滲濕,甘草則補胃和中,譬如寬厚和平之君子,而不為奸險卒暴之行也。《和劑》之等分,愚以為藥為君臣,劑之大小,又人之所處何如也。
2.《醫方考》:人參甘溫質潤,能補五臟之元氣;白術甘溫健脾,能補五臟之母氣;茯苓甘溫而潔,能致五臟之清氣;甘草甘溫而平,能調五臟愆和之氣。四藥皆甘溫,甘得中之味,溫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3.《醫燈續焰》:白術強土健運,茯苓滲濕燥脾,甘草守氣于中宮,人參益氣于五臟,皆主脾胃者,以人身真氣即水谷之氣也。四藥沖和平淡而能補氣維陽,誠君子哉。
4.《醫方集解》:此手足太陰足陽明藥也。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白術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濕泄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也。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余臟受蔭,而色澤身強矣。
5.《傷寒緒論》:氣虛者,補之以甘、參、術、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具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故用四君子,隨證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引津氣四迄,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⑥《古方選注》:湯以君子名,功專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氣,而輸布于四臟,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陰、陽明二經,然其主治在脾,故藥品分兩皆為偶數。白術健脾陽,復人參保脾陰,炙草和胃陰,復茯苓通胃陽,大棗悅脾,生姜通胃。理運陰陽,剛柔相濟,誠為生化良方。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