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丸
名稱: 巴戟丸
組成: 巴戟天(去心)半兩,干姜(炮)半兩,沉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半兩,茴香子(炒)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硇砂1分(漿水飛過,別研)。
出處: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功效: 溫補下元。
主治: 腎虛中寒氣。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空心、日午、臨臥時以鹽湯或溫酒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豬腎1對,濕紙裹煨熟,薄切作片,入鹽1分,無灰酒少許,同研爛,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組成: 巴戟天(去心)半兩,干姜(炮)半兩,沉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半兩,茴香子(炒)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硇砂1分(漿水飛過,別研)。
出處: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功效: 溫補下元。
主治: 腎虛中寒氣。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空心、日午、臨臥時以鹽湯或溫酒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豬腎1對,濕紙裹煨熟,薄切作片,入鹽1分,無灰酒少許,同研爛,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